您的位置:首页 > 科技动态 > 中国检科院:食品真实性研究成果助力淀粉掺假鉴别

中国检科院:食品真实性研究成果助力淀粉掺假鉴别

发布日期:2022/5/10 20:49:27 点击数:535

        中国检科院系统开展了“食品真实属性表征与品质识别”的科研攻关,改善了该领域方法缺乏、标准缺失的局面。陈颖首席专家团队研发了红薯、木薯、马铃薯、玉米、藕、山药、葛根、豌豆、绿豆及小麦等10种常见食用淀粉的实时荧光PCR检测系列方法。该系列方法与常用的物理化学方法相比,特异性强、灵敏度高、重现性好,判定结果不受操作者主观性和加工工艺等诸多因素影响,易于推广。目前该系列方法标准已经报批,标准发布后可用于食用淀粉类制品的真实性检测,为全系统查处违法违规产品提供技术支撑。同时,该团队研发的淀粉物种成分高通量测序(NGS)方法通过单次检测即可同时鉴定出淀粉中常见掺假植物源性成分,突破了单物种检测的局限性,极大提高了检测通量;并且可以有效鉴别出未知物种,实现掺假成分的非靶向筛查,突破了“黑箱”检测的难题。

 
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3 上海市食品学会 保留所有权利
备案号:沪ICP备14046950号-1